大邑人寶興縣開“燒餅店” 每天免費供應(yīng)200碗面(2)
作者:黃平 來源:重慶商報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4日 【字體:大 中 小】
長江商報消息 利川女子3天煮了百余斤面,免費提供給救援人員
“不要拍我了,大家送來面條,我只是煮一下,都是應(yīng)該做的。”昨日中午,寶興縣城青衣源橋頭一家面館內(nèi),老家恩施利川的女子冉泓鷹忙著給進店就餐的顧客煮面條,一律免費供應(yīng),對前來的消防戰(zhàn)士、民警尤其熱情。
進店的人都能吃上熱面條
4月20日早晨地震發(fā)生時,正在賣早餐的冉泓鷹從屋中跑了出來,幸好租來做生意的房子很結(jié)實,有驚無險。
“震后余震不斷,中午幾個熟悉的顧客無處吃飯,再次來到店里吃面,吃完后也沒心思要大家付錢。”冉泓鷹坦言,自己開始并沒想到免費供餐,開始只賣“水面”,后來吃的人多起來,“水面”賣完,從旁邊的商店買來掛面,很快也煮完了,幾個朋友聽說后,主動把家里的面條送來,給大家吃,后來就沒再收錢。
“這是大家的心意,我只是負責煮一下,沒啥好說的。”聽說是湖北老家的媒體前來報道災情,冉泓鷹很高興,同樣煮了兩碗面。聽說記者要采訪拍照,熱情的她又躲閃起來。
冉泓鷹粗略算了一下,三天時間,她已經(jīng)煮了一百多斤面條,進店吃飯的人都是一碗,盡管沒有“碼子”,進店的客人能夠吃上一碗熱乎乎的面條,心里一樣熱乎。
隨夫入川,24年很少回家
24年前,冉泓鷹嫁給了老家四川的丈夫,跟隨丈夫入川,來到大邑縣。之后不久,她和丈夫投奔親友,來到寶興縣。
“當時在寶興找到了一份工作,后來沒有去成,就一直開始做生意。”冉泓鷹經(jīng)營這家面館已經(jīng)多年,在青衣源橋頭附近口碑不錯,顧客很多。
昨日中午,在冉泓鷹的面館內(nèi),人來人往,消防戰(zhàn)士、救災民警等外來救援人員進店,她顯得尤其熱情。
兩個在店內(nèi)負責端面的女士,跟冉泓鷹一樣熱情。“我們聽說她免費供應(yīng)面條,一個人忙不過來,就來幫忙給她打下手。”一位女士介紹。
震后第三天了,冉泓鷹也開始發(fā)愁了,“備存的面條今天有可能煮完了,沒了供應(yīng),不能再給更多的人煮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