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老兵不老 101歲老人鮮紅手印永留建川博物館
作者:黃平 來源:重慶商報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16日 【字體:大 中 小】
5月12日,四川大邑縣建川博物館,來自重慶忠縣的抗戰(zhàn)老兵韓燦如在手印墻前留影。
位于四川省大邑縣的建川博物館,有一片抗戰(zhàn)老兵手印碑林,如今已收集了4000多個手印,其中就有來自忠縣101歲黃埔老兵韓燦如的手印,韓老當(dāng)年曾參加過日本投降儀式。5月12日,在關(guān)愛抗戰(zhàn)老兵志愿者和家人陪同下,韓老來到該博物館,看著自己印在玻璃墻上的手印,分外激動。
101歲老兵手印留博物館
101歲高齡的韓燦如,家住忠縣縣城。5月12日上午,在關(guān)愛抗戰(zhàn)老兵志愿者唐洪以及兒子兒媳的陪伴下,他在龍頭寺乘動車來到大邑縣建川博物館參觀。
陪同的小兒子韓旭東介紹,臨行前韓老做了體檢,發(fā)現(xiàn)身體不錯后才出行。64歲的韓旭東稱,父親的手印位于建川博物館手印碑林的第92組,“當(dāng)他來到手印碑林跟前時,熱淚盈眶,望著自己那鮮紅的手印,凝思良久,默默無語”。
昨天,記者在該博物館里看到,手印碑林呈勝利的“V”字型,手印重重疊疊,數(shù)量有4000多個。隨后,記者找到了韓燦如的手印,它在落日余輝下顯得特別燦爛,手印左側(cè)注明他的身份是新六軍十四師軍械處中校主任。
該博物館行政部工作人員黃毅介紹,取手印時先讓老兵的右手或左手沾上紅色印泥,然后按在宣紙上將它保存下來,再通過機器按1∶1.25的比例放大,用最先進的科技網(wǎng)眼腐蝕法,將手印腐蝕到玻璃幕墻上,它不怕日曬雨淋,可長期保存下來。
該館館長樊建川說:“老兵老矣,但他們的手仍然堅硬,當(dāng)年他們的手曾經(jīng)握得起命運,如今卻無法握住時光。”于是,他要讓這些功勛卓著的手留存下來,要讓這些功臣長留青史。
黃毅介紹,除韓燦如之外,手印碑林中還有36名重慶籍老兵的手印。志愿者唐洪告訴記者,去年,韓燦如在忠縣老家按下手印后,志愿者隨后將他的手印送到了建川博物館。
瞞著家人報考黃埔軍校
韓旭東說:“這次參觀博物館,終于了卻了父親多年來的心愿。”
盡管韓燦如已經(jīng)101歲高齡,但他的記憶力仍驚人,講述過去的故事有條有理,關(guān)愛抗戰(zhàn)老兵志愿者曾到他家中記錄下了他的一些回憶,然后到重慶檔案館等單位印證核實后將他的事跡公布在了關(guān)愛抗戰(zhàn)老兵網(wǎng)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