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縣城西學校“太極進校園”活動蓬勃開展
作者:陳杰 來源:今日大邑 更新時間:2012年12月11日 【字體:大 中 小】
“起勢……左右野馬分鬃……白鶴亮翅……”每天下午2點40分,大邑縣城西學校校園里總會響起“24式太極拳”的口令音樂,全校師生隨著音樂伴奏,齊打綿長柔緩、剛柔并濟的太極拳。這成為該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多形式激發(fā)師生學習興趣
今年初,按照“太極進校園”相關要求,縣城西學校將太極拳作為學校教學內(nèi)容之一,并聘請教練對全校師生進行太極拳培訓。然而由于太極拳動作緩慢,很難激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培訓效果不佳。
“雖然學生們對太極拳的掌握情況不理想,但老師們基本上都學會了。”該校負責人說,學校先從教師隊伍抓起,利用體育課分班對教師進行太極拳教學,“看到老師們每天都在打太極,學生們也漸漸喜歡上了太極。”
同時,該校還通過表彰優(yōu)秀、制定激勵措施等激發(fā)師生對太極拳的興趣。如今,全校900余名學生和100余名教師全部參與到了太極拳活動中,形成了師生齊打太極拳的良好活動氛圍。
太極拳讓師生身心得到鍛煉
該校九年級四班班主任嚴明瑤是學校里太極拳打得最好的老師之一。“以前總覺得太極拳應該是老年人的運動。”嚴老師說,剛開始,自己對太極拳沒有多大興趣,只圖“完成任務”,“后來我發(fā)現(xiàn),雖然動作慢,但只要動作到位,打完一遍全身就舒暢了,真的很神奇。”于是,嚴老師對著鏡子,跟著教學視頻一遍遍地糾正自己的動作,強烈的學習熱情感染了學生。
九年級學生馮江一開始對太極拳也“不感冒”,但是練習了一段時間后,他便發(fā)現(xiàn)了自身的變化,“打過后身體非常輕松,上課時精力也比以前集中了。”
“太極文化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習練太極拳不僅能夠提高師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還能讓他們了解和傳承傳統(tǒng)文化,修身養(yǎng)性。”該校負責人說,一年來,該校的“太極進校園”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師生們在運動中交流、學習,收獲了健康和喜悅。他表示,學校將把太極拳習練長期堅持下去,多形式提高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