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癌三年來 大邑銀都學校教師王甫未缺一堂課
作者:蒲蘭 來源:成都日報 更新時間:2014年04月29日 【字體:大 中 小】
癌對于很多人來說,像一座壓垮一切的大山,但大邑銀都學校教師王甫看到這個字時,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崗位和即將小升初的學生們。既然當了老師,就擔著一種責任——這種心底最堅定的信念,讓他不在意自己的病,讓他執(zhí)著地站在講臺上。
不問病情 只問能不能回講臺
今年48歲的王甫是大邑縣銀都學校的一名普通教師,從事教育工作已有28年。2011年3月,王甫連續(xù)咳嗽近一個月,整個人明顯地消瘦下來,臉色蒼白,時常感到渾身困乏。在同事們的勸說下,他才去醫(yī)院做了一次全面檢查,結(jié)果確診為肺癌,必須立刻進行化療。
化療前,王甫很平靜,他沒有問病情如何,只是問醫(yī)生,化療后自己還能不能工作?當醫(yī)生告訴他“身體康復后,一般強度的工作可以做”時,他才放下心來。
一個月后,病情得到控制,身體狀況好轉(zhuǎn)后,王甫就打電話回學校,要求回到工作崗位上。王甫的妻子得知他要求上班,哭著說“不同意”,他的父母和同事們也反對。面對親人和同事們的好意,王甫誠懇地說:“看不到孩子們,我心里悶得慌、閑得慌,就讓我回來吧,我保證順利帶他們小升初,只有和孩子們在一起,我的生活才充實些。”最終,大家被他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渴望教學的精神感動,答應(yīng)讓他回學校試一試。
上午在講臺 下午在醫(yī)院化療
王甫回到了學校。當學生們詢問他的身體狀況時,他總是含含糊糊地說:“還好,老師沒事了,你們別擔心,把心思放在學習上。”
回到學校后,每當需要化療時,王甫就上午上課,下午到醫(yī)院化療,從未缺席一堂課。“一站到講臺上,他總是精神百倍,總是有使不完的勁兒。”年輕的劉老師提起王甫老師,難以掩飾對這個前輩的敬仰。劉老師告訴記者,在課堂上、操場上常常能看到王甫和孩子們一起學習、鍛煉的身影,示范課、公開課他也一樣不落。
“我聽過王老師的公開課,根本不像病人,干勁十足,精力充沛。”新調(diào)入銀都學校的鄭老師說,“看到王甫老師的事跡報道后,我都驚呆了,真不敢相信每天精力充沛的他身患癌癥。”
“和孩子們在一起,我感到特別親切、快樂和幸福,我熱愛校園這塊樂土,是孩子們給了我快樂和生活的希望,給了我與病魔作斗爭的勇氣,我要感謝孩子們,感謝教師這份工作。”王甫的話語質(zhì)樸而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