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成網友認為 “假離婚”換十年收入不值得
作者:未知 來源:新京報 更新時間:2017年06月25日 【字體:大 中 小】
據(jù)報道,房地產有關人士認為,近年來一線城市房價大幅上漲,通過“假離婚”的方式規(guī)避限購政策、獲得首付和利率優(yōu)惠,成為一些家庭的選擇。一位北京的房地產中介算了一筆賬,如果按照2016年10月之前的政策,一次“假離婚”,單是利息的差距就相當于一個平均工資水平的職工“不吃不喝干10年”。此事再經報道,引發(fā)巨大爭議,對此,你怎么看?本期“京報調查”(新京報與清研智庫聯(lián)合推出)就此展開調查。
■ 旁邊評論
“假離婚抵10年收入”不可取
今年3月,“中介小伙為賣房和客戶結4次婚”的事件引發(fā)網友熱議;3個月后,又一條新聞引爆輿論,不同的是,這次是“假離婚”。而如此折騰婚姻,都是為了房子、車子等利益,“假結婚”是為了獲取買的資格,“假離婚”則是為了多買房,或者多分房。
事實上,“假結婚”“假離婚”這種在婚姻上動手腳的現(xiàn)象已經屢見不鮮了。而這既折射出當事人的無奈,也暴露出相關制度的缺失。直接原因是部分地區(qū)把婚姻、戶籍等與購房、購車資格掛鉤聯(lián)動,導致具有這種需求的人將婚姻變成了投機取巧的“工具”;而另一方面,隨著觀念的解放,傳統(tǒng)的婚姻家庭觀念遭遇了挑戰(zhàn)。
盡管調控政策對于調節(jié)房價等的確大有裨益,但同樣滋生了“假婚姻”這個“副作用”。這意味著,相關部門出臺房產政策要具有全局性,堵住制度的口子;同時還要多一些周延性。
婚姻家庭關系是社會關系的基礎,“假離婚”等視婚姻如兒戲的行為,不僅褻瀆了感情,更存在法律風險。而令人欣慰的是,在被問及“用‘假離婚’換取10年收入到底值得嗎”的問題時,近七成的被調查者給予了否定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