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月內決策層6次表態(tài)!2017房價是漲還是跌?(4)
作者:未知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02日 【字體:大 中 小】
多管齊下 樓市持續(xù)降溫
首先,2016年前十個月中高漲的房價和較為寬松的貨幣信貸和監(jiān)管不嚴有關。一些本來預期進入實體經濟的資金,轉而進入了房地產投資領域,推動房價。10月份后一系列嚴控房地產金融業(yè)務風險,包括嚴禁違規(guī)發(fā)放或挪用信貸資金進入房地產領域的政策出臺,對房地產的影響立竿見影。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12月19日發(fā)布的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價格動態(tài)顯示,房價環(huán)比下跌的城市數量增至11個,較10月增加了4個城市。
2017年央行貨幣政策的重點之一會是抑制房地產泡沫。2017年貨幣政策會保持穩(wěn)健中性,同時著力防控資產泡沫,嚴格限制信貸流向投資投機性購房。貨幣當局能通過調控,誘導短期利率提高,指導銀行放慢房地產相關融資的增長速度,這些措施都會為房地產降溫。
其次,2016年房價高漲和居民缺乏投資渠道有關。年初接連而至的“熔斷”和“股災”,讓大量投資者對股市喪失了信心,在一刀刀的“割肉”后,有不少資金從股市中轉移出來,流向當時看起來回報率不錯的樓市。這筆資金的加入后大大提高了市場的熱度,提升樓價。
新的一年里,雖然難說股市肯定會實現回暖,但比過去更差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債市在經歷了年底的崩盤后回調的幾率也在上升。因此在新的一年里投資者會有更大的選擇余地,不一定固守流動性并不好的房地產。這種資產的分流會讓樓市在一定程度上“去泡沫化”。
第三,新的一年里政府對樓市的調控力度會在2016年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大,房子的使用價值將加速回歸。各方將進一步明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在調控中做到精準發(fā)力,抑制投資投機行為,加大普通商品住房供給力度,滿足對住房的剛性需求。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政府將會通過增加住宅用地供應、規(guī)范租賃市場等多種方式,為居民提供更多的住房選擇。
樓市調控不是全面打壓 是嚴控與疏導相結合
因城施策會是新一年房地產政策的鮮明特點?梢钥隙ǖ氖,政府對房地產政策不會進行全面打壓、一刀切地進行管控,而是會嚴控與疏導相結合。對于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要嚴控;二線城市的重點在于穩(wěn)房價;而三四線城市還是以“去庫存”為目標。正是由于調控目標不同,在新的一年里,在一二三線的城市里房價的走向可能會出現更大的分野。
當然,這一系列的調控政策,能否有效的對樓市產生影響,取決于政府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抵御房地產對于拉動經濟增長的誘惑。在2016年中,由于前三季度經濟增長平穩(wěn),使得第四季度成為調控的窗口期。而在新的一年中,面對新的開始,政府在實現不低于6.5%的經濟增長目標和關注房地產泡沫的風險間的權衡,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樓市的走向。
同時需要明確的是,即使在各種條件的共同作用下,樓市在新的一年里難以再像2016年那樣大幅上漲,可同時并不意味著樓市一定會大跌。畢竟無論從目前房貸在銀行貸款中所占的比例看,還是從不動產在個人資產中的比重看,房價的大跌會帶來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和社會風險,房價大跌也并不符合調控目標。因此在新的一年里,預計房價會告別之前單邊上漲的模式,而在雙向模式下無論漲跌,都會被盡力控制在溫和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