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售樓處買不到房子 反而中介手里有很多房源?
作者:未知 來源:凹凸空間 更新時間:2018年08月14日 【字體:大 中 小】
有人說只是銷售模式不同而已,不關乎什么哄抬房價之類。就像批發(fā)和零售一樣。中介公司作為代理商,拿到了批發(fā)價再零售賣出去。小編總結了以下幾點原因:
(1)甚至有開發(fā)商為了營造一種“樓盤熱銷”的假象,把房子“賣給”中介公司,聯(lián)合炒作熱度,抬高房價,加快銷售;
(2)關系房的情況也有發(fā)生,在樓盤開盤前認籌的時候,關系戶以低于市場價鎖定樓盤,在開盤熱銷以后,由中介公司收集關系戶房源,以高價再次出售。這也是經常能看到中介在朋友圈發(fā)出某某已經售罄樓盤的房源,但是必須全款交易的原因;
(3)一般在售樓處不遠的地方,一定會有中介公司在附近,房源被中介公司所控制的,物價部門本來控制規(guī)定毎平方米多少錢,開發(fā)商就是不完全把房子拿出來賣的,有時候捂盤惜售,所以說沒房源了。為什么?就是等房價漲高了再拿出來賣,但你再中介公司去打聽一下,肯定有房源的,但是價格也比售樓處高,這就是套路水深吧。
(4)有時候,房地產商和中介聯(lián)合起來炒房價,實際房子根本沒賣出去,都在中介手里的,這是房地產商的策略,到房地產商銷售處就說房子沒有了,早都賣完了制造假象,這也變相抬高了房價。
(5)一方面,買土地不能再貸款了,只能用自有資金,買地還得“限地價競房價”,地價越來越高,房價被卡得死死的。開發(fā)商買了地,蓋了房,如果按照備案價來正常預售,利潤幾乎為零事小,大概率是會虧本的。
中介他們手里的房源都是開發(fā)商給的,只不過誰也不會承認。你要找他們預定房源,就得掏一筆錢,這筆錢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由頭也五花八門,比如“茶水費”“號頭費”“戶頭費”等等。為了規(guī)避風險,他們收錢不會接受銀行轉賬,只接受現(xiàn)金,也不會開票。這筆錢他們會跟開發(fā)商分賬。
買房子我們首選的一定是到售樓部去買,但是現(xiàn)在很多樓盤在開盤以后就售空了,可是過一段時間我們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關于這個項目小區(qū)的房源廣告,而且廣告上宣傳的起步價格也是相當誘人,很多人為了購房慕名打電話,得到的回復都是“來我們公司詳談”。當我們到了中介公司,想要了解樓盤的時候發(fā)現(xiàn),給我們介紹的房子價格不太一樣,有點高,所謂的低價只有那一套基本不會有人選的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