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均財富26萬,66%是房地產!房產高速升值放大了家庭財富
作者:朱邦凌 來源:搜狐焦點 更新時間:2018年10月26日 【字體:大 中 小】
瑞士信貸發(fā)布的《2018年全球財富報告》最近正式出爐,中國目前家庭財富規(guī)模達到52萬億美元,僅次于美國的98萬億美元,位列全球第二!‘斍拔覈丝诳倲13.75億,按照10月22日美元兌人民幣匯率1:6.9316來計算,中國人均財富達到了26萬2141元。
報告稱,在過去12個月中國家庭財富的增長中超過75%來自非金融資產,而房產凈值在中國家庭財富中的占比又高達65.99%(數據來源于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編制的《中國家庭財富調查報告(2017)》),家庭財富主要寄存于房產凈值,這種資產配置結構始終會在地產泡沫中顯得岌岌可危。事實很明顯,房產高速升值放大了中國家庭財富。一旦房地產市場發(fā)生動蕩,中國家庭財富就將急劇縮水。
9月15日,人大副校長劉元春出席中國人民大學國即發(fā)展研究院和經濟學院聯(lián)合舉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他表示,居民財富基本上被房地產掏空,廣大中產階級和中下層階級基本被房地產套住。據劉元春介紹,中產階級的消費信心和預期發(fā)生變化,消費能力減弱。我國日常消費的核心支撐力是中等以下的收入階層,但是新一輪的去庫存、房產貨幣化以及鼓勵鼓勵農民工購房等舉措,使得老百姓所獲取的資金、可利用的資金,基本上全部放在了房地產市場。
劉元春說的有沒有道理呢?我們看到,居民貸款增量持續(xù)超過存款增量。2016年和2017年,住戶貸款分別新增6.22萬億元和7.01萬億元,同期住戶存款分別新增5.17萬億元和4.60萬億元。居民貸款增量持續(xù)超過存款增量,表明居民的角色從銀行的存款供給方轉變?yōu)橘J款需求方。截至2018年7月末,住戶貸款較年初增加超過10%,與同期住戶存款6%的增速形成對比。
近10年來家庭債務占GDP的比重由2008年的18%增長到2017年的48%,2018年前4個月新增人民幣住房貸款2.28萬億元,占人民幣貸款總額37.72%,占比將近四成。這表明了什么?部分居民財富以房地產資產體現(xiàn),資金流入房地產。近年來,我國房地產市場經歷了一輪上漲潮,在看漲預期及樓市投資需求推動下,居民購房熱情升溫,投入房地產的資金不斷累積。
房子特殊的性質決定了可能經常出現(xiàn)住房供給超過剛性需求。因為房子必然引發(fā)另外兩個屬性,一個是金融屬性,一個是投資屬性。兩種屬性必然引發(fā)兩種需求,一個是投資性需求,一個是投機性需求。所謂投資性需求即是買房子為了收房租,投機性需求就是為了炒房價,兩種需求拉動了住房供給,就一定會超過剛性需求形成泡沫。
一旦住房供給過多,超過剛性需求,泡沫就被刺破了。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就是這個原因。日本房地產泡沫形成于1985年,1990年被刺破,就是因為住房供給過多,超過了剛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