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第三輪降準預計釋放9000億 張大偉:降準不是為了刺激房地產
作者:未知 來源:中國網 更新時間:2019年09月06日 【字體:大 中 小】
據央行網站消息,為支持實體經濟發(fā)展,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
在此之外,為促進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yè)的支持力度,再額外對僅在省級行政區(qū)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yè)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
央行表示,此次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其中全面降準釋放資金約8000億元,定向降準釋放資金約1000億元。
9月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堅持實施穩(wěn)健貨幣政策并適時預調微調,加快落實降低實際利率水平的措施,及時運用普遍降準和定向降準等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將資金更多用于普惠金融,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yè)的支持力度。
從國內外經濟形勢看,全球性的降息趨勢已經形成。這種情況下,國內的降準降息是順應趨勢。
中原地產專業(yè)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
首先: 年內第三次降準,給市場增加流動性,有利于降低資金成本。
PPI同比降至負值區(qū)間,社融存量增速下降,經濟運行面臨的不確定因素仍較多.
降準是為了穩(wěn)定經濟,2019年以來,央行共實施過兩輪降準。1月4日,人民銀行決定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別下調0.5個百分點,屬于全面降準。
接著5月6日,人民銀行宣布,從5月15日開始,對聚焦當地、服務縣域的中小銀行,實行較低的優(yōu)惠存款準備金率。
降準帶來的直接影響是全社會融資成本有望繼續(xù)降低,實體經濟獲得廉價資金可能性增加。
前兩次降準帶來樓市小陽春,本次降準一定程度上也會導致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但再次出現小陽春可能性不大。
其次:降準不是為了刺激房地產,降準前已經多次針對房地產收緊政策,筑大壩,避免資金流入房地產。
從2019年7月份來說,各種針對房地產信貸、資金的收緊政策不斷出現,累計針對房地產資金收緊,中央各部門有多達25次各種政策與表態(tài)!
整體看2019年8月份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合計多達60次!這在2019年春節(jié)后是新高,僅次于各地兩會集中的一月份。
2019年1-8月,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高達367次!相比2018年1-8月份的315次上漲了17%。累計次數刷新了房地產調控記錄。
針對房地產金融收緊政策持續(xù)發(fā)布,包括房地產按揭到開發(fā)商的各種融資渠道,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緊。
從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看,2019年來,房地產金融政策的收緊成為最主要特點,房地產調控再次升級。
第三:但歷史看,只要降準,對于房地產來說肯定是利好,能緩解資金面壓力,包括2019年初的第一次降準后,市場出現了小陽春。
但在當下針對樓市政策收緊的情況下,樓市利好有限。
降準肯定能夠緩解房地產企業(yè)的資金壓力,另外對于購房者按揭來說也能夠相對獲得平穩(wěn)的信貸價格。
降準,對于購房者來說,房地產貸款對于大部分銀行來說依然是優(yōu)質信貸業(yè)務。降準后LPR有望有所下調。
對樓市有什么影響?降準的目的當然不是為了給樓市喘氣,但難以避免,樓市將有所獲益。市場有望平穩(wěn)。
央行降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保證市場的流動性,主要小微企業(yè)的流動性,精準向實體經濟注水,目的絕不是樓市、股市。但難免,最后獲益的依然肯定有樓市。房地產不穩(wěn),經濟很難實現穩(wěn)增長。
房地產調控原則是亂必調,漲幅過高必然加碼,“穩(wěn)地價、穩(wěn)房價、穩(wěn)預期”的全面調控要求,對調控不利的城市繼續(xù)問責。穩(wěn)定其實是雙向調節(jié),大漲肯定不是穩(wěn)定,但暴跌也同樣不是穩(wěn)定。
只要信貸政策不出現明顯變動,其他政策的調整對樓市影響非常有限。整體看,2019年目前的房地產政策依然是除信貸以外政策微調越來越多,但整體政策基本面依然保持比較緊的狀態(tài)。
當然未來是不是貨幣政策的全面轉向,還需要繼續(xù)看后續(xù)?梢悦鞔_的是2019年房地產市場的走勢看信貸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