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將下行購房窗口來臨 樓市變局大約在冬季
作者:未知 來源:華西都市報 更新時間:2011年11月03日 【字體:大 中 小】
●房價即將步入穩(wěn)步下行通道
●買房人最佳購房窗口期來臨
從來沒有哪一年,像今年這般一望無垠
重重迷霧散去,紛紛塵埃落定,樓市前景清晰可辨,行業(yè)預期昭然若揭
沒有小陽春,沒有金九銀十,甚至連壓歲錢也沒有,簡言之:Nomore
拐點
近在眼前
國慶期間,低調操持過房交會后,一種十分刺耳的聲音在開發(fā)商內部達成普遍共識。他們普遍相信,中國房地產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拐點”近在眼前,消極回避是對行業(yè)變局的恐懼和極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
不止業(yè)內,當央視把“樓市拐點”作為與歐債危機和利比亞戰(zhàn)局一并編排的輿論佐料,頻頻展開全民大討論的時候,我們知道房地產的冬天必然會來,剩下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準確描述了此刻房地產從業(yè)人員的普遍心態(tài)。其實,這個多年來飽受詬病的焦點行業(yè),其產業(yè)鏈上下、各個利益環(huán)節(jié)的眾生表情,并不如人們所想象的那樣腦滿腸肥、恣意驕縱,他們更多的是敏感惶恐,一邊忌憚一邊專注,甚至是絕地反擊的亢奮姿態(tài)。
10月底,當住建部長姜偉新的一番漫談被誤讀為限購令即將休止的信號。不出幾天,央視拋出“堅定不移地鞏固樓市調控成果”等話語以正視聽,一度心存幻想的行業(yè)相關人士若有所悟,不再以高調面目示人,大方承認那只是“斷章取義”或者“隨意說說”。細細咀嚼,意味深長,其間浮現著地產掮客們可憐巴巴的狡黠面目。
變局
無可避免
在外部世界的輿論看來,這種結構性的變局似乎已無可避免。
不消說行政手段干預和市場的無形之手。和2008年不同,不再可能有全球金融危機挽救中國房地產的吊詭案例重現,四萬億是特殊環(huán)境的特事特辦;今年的現實環(huán)境是,金融環(huán)境嚴苛,銀行額度已絕,開發(fā)貸、按揭貸面對房地產通通雪藏,F在,豈止樓市是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過渡,就連土地市場也一并被牽連過渡到買方市場,
就買賣雙方的角度而言,“大約在冬季”形同一語雙關的讖言。今年底、甚至明年初第一季度,都被認為是現行樓市的最低點,這一副多米諾骨牌是否倒下,除去政策這個強有力的外部生變量,還取決于全行業(yè)是否有足夠的反思和反思之后的成果顯現。
至少有五點因素,昭示了房地產在今年冬季將全面轉向的
決定性信號:一,政策環(huán)境不可能松綁,既有政策繼續(xù)執(zhí)行,限購令在短期內不可能撤銷;二,金融環(huán)境持續(xù)趨緊,銀行系統(tǒng)給予房地產的額度已無錢可貸;三,央企及上市公司為業(yè)績或現金流年底降價沖量;四,私企民企在年關來臨之際以價換量博取銷售回款;五,成都市場高達700萬平米的市場存量,直接決定于價格走勢的疲軟。
實際上,中國房地產行業(yè)真正意義上的一次大調整正在發(fā)生。從城市居民收入可承受能力測算,一線城市的平均房價降幅應在20%-30%之間,二線城市在10%-20%之間。如果把70大中城市所有價格平均一下可以發(fā)現,8月70個城市相比7月上漲了0.02%,而9月漲幅已經回落到0.003%,基本上確定停漲。觀察環(huán)比來看,房價在進一步往下降溫。數據上的拐點已經確立,接下來無外乎是下跌趨勢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