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利率松綁存在假象 打折背后常有附加條件(2)
作者:未知 來源:中國經濟網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16日 【字體:大 中 小】
房貸審批并無變化
在難松動的利率背后,是今年上半年銀行主動壓縮個人住房貸款,尤其是股份制商業(yè)銀行,以民生銀行、平安銀行尤為明顯。今年上半年,這兩家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分別為594億元、602億元,分別比去年底減少121億元、47億元。
另外,招行今年上半年的個人住房貸款為2737億元,雖然比去年底增加51億元,但在個貸中的占比卻降至11.3%,比去年底下降了0.93個百分點。而興業(yè)銀行1849億元的個人及商用房貸款余額,雖然與去年底基本持平,但在個貸中的占比,卻從52.33%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50.8%。
“對小微企業(yè)貸款可以上浮20%-30%,相對而言房貸業(yè)務利潤實在太小。”一家股份制銀行人士坦言,所以股份制銀行會相對傾向小微企業(yè)貸款。
據央行7月公布的《2014年上半年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6月末個人購房貸款余額10.74萬億元,同比增長18.4%,增速比上季末低1.7 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9389 億元,同比少增239 億元。
“投放量在央行的意料之中。”一家國有銀行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所以才有之前5月份的央行喊話。
座談會上,央行要求各商業(yè)銀行保證正常房地產融資需求,積極引導房地產信貸市場健康發(fā)展,商業(yè)銀行要對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合理定價,提高貸款發(fā)放和審批效率,不許停止個人購房貸款。
“對于會議傳達內容,各銀行表示不會因此調整房地產和按揭政策,執(zhí)行層面會加強總行和分行的溝通和資金支持,確保額度內的按揭貸款正常發(fā)放。”上述國有銀行人士坦言。
據央行要求,銀行應合理配置信貸資源,優(yōu)先滿足居民家庭首次購買自住普通商品住房的貸款需求,科學合理定價,綜合考慮財務可持續(xù)、風險管理等因素,合理確定首套房貸款利率水平。
一面是央行主動喊話要求禁止個人購房停貸,一面多數股份制銀行上半年收縮個人房貸增量,這是否意味獲得住房貸款比以前更難了?房貸審批尺度是不是趨嚴?
記者采訪多位四大國有銀行人士的一致觀點是,貸款審批尺度沒有發(fā)生變化,既沒有趨嚴也沒有放松,對符合貸款準入條件的貸款,基本都能通過審批,批準率穩(wěn)定在九成以上。
“當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企業(yè)發(fā)展前景不明朗。與之相比,房貸業(yè)務具有穩(wěn)定而大量的信貸需求,又有首付和房產抵押,風險較小。但是國有銀行加大個人房貸折扣力度,可能性不大。”一家國有銀行人士坦言,未來個人按揭房貸利率要看市場需求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