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人最想知道的事:央行降首付 到底是福還是禍?
作者:未知 來源:搜狐焦點網 更新時間:2016年02月09日 【字體:大 中 小】
2月2日,央媽發(fā)布消息,在不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商業(yè)性個人住房貸款,原則上最低首付款比例為25%,各地可向下浮動5個百分點;對擁有1套住房且相應購房貸款未結清的居民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商業(yè)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普通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于30%,也就是說在非限購城市,首套房首付比例為20%,二套房首付為30%啦。
但諸位購房者在歡呼的同時,也不要忘了思考,降低首付到底是福還是禍?為什么這么說呢?
回過頭來縱觀樓市,央媽頻頻出招,降公積金首付,又是降準降息,又是松限外,就是不降房價,就是不漲工資,生活花銷只漲不跌,每月入不敷出的可憐寶寶大有人在。假如房價上漲,就如上面所說,購房者承擔的首付和貸款依然會水漲船高,再假設房價下跌,損失最嚴重的仍然是普通購房者,如此說來現(xiàn)在降首付又有何用?
再者,對于貸款買房的人來說,在高房價的環(huán)境下,首付比例降低,意味著貸款比例增加,買房者的杠桿和負債將加大。
給大家算筆賬
在非限購城市首次購買一套100萬的房子,原來首付要25萬,貸款75萬,按照貸款期限30年,基準利率4.9%,等額本息還款法計算,每月月供為3980.45元,總支付利息682,962.15元。
首付降到20%后,同樣條件下,首付只要交20萬,貸款80萬元,每月月供4245.81元,比首付降低前要多負擔265.36元,總支付利息為728,492.96元,比之前多支付利息45530.81元。
雖然節(jié)省的首付金額可以抵扣多付的利息,但是從市場的角度看,在樓市高杠桿化,保障住房嚴重異化和變味的情況下,一些買不起房或還不起房貸的人申請房貸,有可能制造出一場中國式次貸危機!假如有一天樓市政策轉為收緊趨勢,漲首付、去杠桿,又將是哪番景象?!
說了這么半天,肯定有朋友要問,說來說去,怎么感覺都是不好的結果啊?其實對于我們購房者來說,需要分人群來判斷是福是禍。對于剛需族來說,福大于禍,畢竟就當前的政策來看,不管是房貸利率還是首付,都達到了相對較低的水平,長期來看還是比較利于節(jié)省購房成本,但務必要結合自己的經濟狀況量力而行,不要因為房貸影響了自己的生活質量,具體可參考以下月收入跟月供的比例關系公式:月收入=(已有貸款月供-現(xiàn)申請房貸月供)X2。
對于投資者來說,雖然資金杠桿被放大,短期投資成本降低,但是抓住政策扶持的同時,也要看準區(qū)位和樓盤,規(guī)避“險灘”。畢竟,中國樓市未來還是有些“兇險難料”,一旦選擇失誤,買到某些城市、某些區(qū)位、某些開發(fā)商“不靠譜”的房子,就有可能血本無歸。
同樣,投資者遇到投資前景較好的房子,也要該出手時就出手,收獲“柳暗花明”的喜悅也是大有希望的。
轉載自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