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房者3大下場 人民日報:國家絕不希望再炒房
作者:未知 來源:搜狐焦點 更新時間:2019年01月24日 【字體:大 中 小】
說起炒房者,我是最痛恨的,最看不慣投機、賊眉鼠眼的作風,當然炒房者你也可以說那是嫉妒,說什么見人家致富了眼紅,不排除現(xiàn)實中存在這種情況,甚至炒房者也經常說,就算是房價降了你也買不起。那倒是,這么高的房價在大城市哪怕降了,其基數(shù)之大,恐怕也不是普通老百姓所能企及的。
但這絕不能成為高房價的借口。說實話,對于炒房者,我既不嫉妒也不眼紅,只是有點很多人不能理解的擔心,雖然炒房無罪,但畢竟炒房是一種極其不正常的現(xiàn)象,可你又不能拿炒房者怎么樣,所以市場的混亂到今天,實在令人痛心。好在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良心發(fā)現(xiàn),深知炒房的危害。
其實高房價不僅僅是炒房者抬高的,但是炒房者的危害在哪里呢?因為無論你供給再多的土地和房子都無法滿足炒房者偌大的胃口,多少房子都能被他們所吞噬,因為炒房者的資本就是個無底洞,最可怕的是炒房者見不得房地產太穩(wěn)定,一旦穩(wěn)定便沒了炒作機會,一旦穩(wěn)定,炒房者便不能快進快出,只能被乖乖套牢。
因為他們都已經上了船,不允許船慢下來,更不容許再走回頭路。所以他們必須維護船繼續(xù)快速前行,這樣才能保證他們的掠奪不被市場清算。
這就決定了一個殘酷的現(xiàn)狀,真正需要房子的人買不起,而買房子的人幾乎沒有多少是用來住的,炒房者已經攪亂了市場秩序,極大地制造了信息不對稱,單靠一個供給和需求來解釋房價是遠遠不夠的。這也就讓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更加變得有意義。
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再次走到關鍵節(jié)點,面臨著方向性選擇,并考驗著市場理性。深入落實“房住不炒”,應當保持我國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全力避免樓市大起大落,亟待樓市理性的堅強支撐。所以,2019年的工作內容就是在穩(wěn)定大局下,依然打擊炒房,滿足更多人的居住需求。
如果你還無法理解,那么人民日報幫你解讀。在2018年嚴厲落實房住不炒背景下,可以說各大部門聯(lián)合整治炒房亂象,給市場凈化埋下了伏筆。而2019年這項任務依然很艱巨,但也注定更加嚴酷。2018年底,住建部明確提出“穩(wěn)地價、穩(wěn)房價、穩(wěn)預期”的目標,并強調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不變。2019年樓市調控將繼續(xù)保持連續(xù)性穩(wěn)定性,同時支持合理自住需求,堅決遏制投機炒房。
近日,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的“俠客島”發(fā)布專題文章,國家絕不希望再炒房,也不希望房地產市場發(fā)生大幅波動影響國民經濟安全,這是大基調。房地產與國民經濟關聯(lián)太深,又是百姓痛點,包括房地產的稅在內的長效機制方案還需“穩(wěn)妥實施”。前不久人民日報微評:房住不炒寫入報告,不可能朝令夕改。投機客注定打錯算盤。促進房地產市場更穩(wěn)定,帶給百姓穩(wěn)定預期。
李嘉誠更是多次重申可以買房自住,但炒賣則一定不好。如果市民可負擔自住,當然可以買房,但如果入市是炒樓則一定不好。意思是炒房者要及早做好撤出的準備,普通剛需能買則買。
種種信號顯示,房地產那個舊時代已經畫上句號,他們在特定時期我們不需再去多做評價,但在未來,炒房的路正在被堵死,雖然說炒房完全杜絕不太可能,但這個炒房時代注定將終結。炒房者的隊伍很強大,他們手里的房子也是大量存在著,未來他們的結局會怎樣?會有什么樣的下場?
首先,此時炒房者賣掉多余房子是最佳時機。對剛需來說,房價上漲只是紙面財富,而對炒房者則意義非凡。是時候出手賣掉了,否則所謂的資產升值,如果你沒有變現(xiàn),那等于白炒一場。其次,不賣也行,拿出來租出去。我一直覺得,把房子貢獻出來出租不算真正的炒房者,這樣的還要多鼓勵。
最后,讓長效機制來收拾你。躺著賺錢什么行業(yè)都有,但那只是初級階段,不可能永久。房地產也是如此,在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fā)展過渡過程中,一切的邏輯都將發(fā)生改變。我們需要從過去的思維中走出,去迎接一個新時代的房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