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限售:房產(chǎn)持有時間短則4年半 長則需7年(2)
作者:未知 來源:四川在線 更新時間:2017年04月15日 【字體:大 中 小】
購買住房需要大量資金,所以住房貸款在其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首付比例越低,買房的“杠桿”就越高,就越能用較少的自有資金來撬動更大的資金以實現(xiàn)購房的目的。
但對于非剛需的購房需求而言,如果放任購房杠桿比率過高,只要購房人的收入稍微有一點波動,或者遇到加息等導致還款成本增加,就容易還不上款,從而引發(fā)鏈式反應,加大累積整個金融系統(tǒng)的風險。極端情況就是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的場景:購房者無力還房貸,最后房子被收;銀行拿到房子也賣不出去,最后銀行破產(chǎn)。
本次政策明確提出要嚴格審核首付款資金來源和嚴格審核購房人還款能力,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就是要防范本地樓市出現(xiàn)大幅波動的系統(tǒng)性風險,進而遏制炒房、降低杠桿。劉璐認為,對于借助高杠桿的短線炒房資金而言,本次成都樓市新政的升級具有釜底抽薪的作用,有助于控制住房價上漲的勢頭。
符合條件購房者迎來置業(yè)窗口期
有業(yè)內(nèi)人士分析指出,樓市“限售”的時間長度與樓市調(diào)控周期等諸多因素密切相關(guān)。從去年10月份計算,本輪樓市調(diào)控政策預計持續(xù)1.5年到2年,也就是有可能持續(xù)到2018年的三季度。
在此背景下,一些手握大量房源的投資客,迫于樓市風險和資金壓力,勢必重新評估自己的承受能力,降價出售房源回籠部分資金。
同時,隨著樓市調(diào)控政策的持續(xù)收緊,一方面,讓購房人更加理性,恐慌、搶購的心態(tài)不再;另一方面,二套房首付比例的提高也使得部分購房家庭取消或延緩了購房計劃,購房人群普遍陷入觀望,需求明顯萎縮。
因此,對于擁有購房資格、符合條件的購房者來說,無疑是剛需置業(yè)的窗口期。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趨勢已在首先推出“限售”措施的廈門得到證實。
據(jù)悉,在廈門出臺“限售”新政后不久,一批急降價房源涌入市場,房價降幅普遍多達幾十萬元。廈門一中介表示,新政出臺后很多房源降價七八十萬元銷售都無人問津。
在成都市場,隨著2017年8800畝土地供應計劃的落實,以及對過熱購房需求的抑制,可以預期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將得到有效的遏制,整個市場將逐漸趨于平穩(wěn)。
上述業(yè)內(nèi)人士認為,不論未來市場將如何變化,樓市政策是否會加碼,“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會發(fā)生改變,剛性需求是一定可以得到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