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新政下市民購房意愿趨濃 但購買能力偏弱(2)
作者:未知 來源:東北新聞網(wǎng)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12日 【字體:大 中 小】
(四)近期有購房意向者達五成
當問到“您預計在多長時間內(nèi)購買住房”時,一年內(nèi)有購房意向的受訪者占51.9%,2年內(nèi)有購房意向的占24.9%,2年以后有購房意向占16.1%,近期暫無購房計劃占了7.1%。通過調(diào)查可以看出過半被訪者準備一年內(nèi)購房,這些被訪者有強烈的購房欲望,形成市場潛在需求。
(五)八成以上選擇按揭付款方式
1.從付款方式上看:受貸款利率下調(diào)和首付比例降低影響,絕大部分購房者選擇利用信貸進行分期付款。其中:選擇商業(yè)貸款占48.5%,公積金貸款占了38.6%,一次性付款的占12.9%。
2. 從月供承受能力看:在能夠承擔的最高月供時,2000元及以下的占35.1%,2000元-4000元占50.2%,4000元-6000元占 9.5%,6000元-8000元占了3.9%,8000元以上的僅占1.3%。調(diào)查顯示,大多數(shù)利用信貸分期付款購房的市民,月供承受能力在4000元以下。
三、居民對住房需求各有側重日趨多元
(一)以剛需和改善為主流
在問及“您擬購的是家庭第幾套住房”時,選擇購買家庭首套住房占51.6%,二套住房占34.7%,三套及以上占13.7%。在問及“您購房的主要目的”時,被訪者選擇改善居住條件和結婚用房占 64.5%,為子女擇校購房占11.0%,就業(yè)購房占6.8%,為父母購房、投資和解決戶口占了5.2%,其它原因購房占2.5%。由此可見,剛性需求仍是目前購房的主流,伴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改善現(xiàn)有居住條件意愿日趨強烈。
(二)小戶型住宅受青睞
受收入水平影響,在購房面積的選擇中,近八成受訪者選擇90平以下住房。其中:選擇購買建筑面積在60平以下住房的占36.5%,61-90平米占了42.1%;以下依次為91 -120平米占17.9%,121 -144平米占2.8%,144平米以上占0.7%。
(三)高層住宅和毛坯房受歡迎
受訪者被問及“購房類型”時,選擇購買高層住宅和多層住宅比例均占四成以上。其中:購買高層住宅的占48.4%,多層住宅占44.6%;選擇復式或 LOFT、花園洋房、別墅以及其他的各占3.5%、1.4%、1.4%和0.7%?紤]到居住和購房成本的因素,針對房屋的裝修狀況選擇毛坯房的占 35.1%,有簡單裝修的占了29.1%,中檔裝修的占30.2%,豪華裝修占5.6%。
(四)周邊配套成關注重點
調(diào)查顯示,受訪者購房時最關心的是地段、綠化、交通和價格四項因素,總提及率近六成。說明購房者對地段、未來的居住環(huán)境,上班是否便利等因素很看重,也從側面說明了這些因素對于樓盤的銷售起著很重要的影響。
1. 地理位置最重要。當問及“您在購房時最關心的主要條件是哪些”時,多選結果表明,提及率最高的是地理位置占73.7%、依次是交通條件占56.8%、小區(qū)綠化和環(huán)境占50.0%、價格和付款方式占42.4%、戶型占36.4%、升值潛力占29.7%、是否是學區(qū)占24.6%、公共配套設施占了14.4%、開發(fā)商品牌占10.2%、區(qū)域成熟度占9.3%、物業(yè)管理占8.3%、房屋朝向及采光占2.3%。
我們從被訪者的購房選擇因素中也可以看出,升值潛力已經(jīng)成為老百姓置業(yè)考慮的一項重要因素。
2. 公共配套齊全房源最被看好。當問及“您認為小區(qū)周邊應有哪些配套設施”時,有超市提及率最高占65.3%,有醫(yī)院占61.7%,有公交車站和地鐵站均占 52.9%,有銀行占46.3%,有菜市場占了35.1%,有公園占26.7%,有休閑娛樂場所占21.7%,有飯店占18.6%有學校占9.8%。與過去只考慮房產(chǎn)附近的繁華程度不同,人們選擇住房的首要因素轉(zhuǎn)為房產(chǎn)周邊配套設施的完善程度。
3.有廣場的小區(qū)最受歡迎。當問及“您認為小區(qū)應有哪些配套設施”時,有廣場提及率最高占60.1%、有室外健身器械占51.7%、有綠化設施占40.7%、有綜合建設會館占36.6%、有社區(qū)保健所占27.6%、有幼兒園占24.1%、有圖書館占13.8%、其他占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