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炭后跟錦上添花 房地產又成政策力挺行業(yè)?(2)
作者:未知 來源:新華網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08日 【字體:大 中 小】
2、房企營銷“觸網”成本未必降
互聯(lián)網時代,作為傳統(tǒng)行業(yè)的房企營銷“觸網”已經蔚然成風。去年,萬科、綠地和碧桂園等多家龍頭房企均開始調整企業(yè)自身的營銷戰(zhàn)略,一方面擴大與房地產電商平臺的合作,另一方面搭建公眾號、app等互聯(lián)網營銷平臺,進行互聯(lián)網全民營銷甚至打造互聯(lián)網金融產品,但是,并非每個房企都能從中嘗到營銷費率下降的“甜頭”。
“其實每個房企的營銷費率都不一樣,但一般是在3%左右,自從擁抱互聯(lián)網之后,費率確實有下降的趨勢。”一位本土大型房企中層人士對記者表示,以前的營銷是以“投放”為主,因此沒有辦法評估營銷的效果,但和房地產電商結合之后,可以直接以效果來付營銷費用,“房地產電商要有成交我們才付錢,雖然單套傭金并不低,但營銷費花費得更為精準,因此可以節(jié)省一部分的成本。”
但另一位千億房企廣東分公司負責互聯(lián)網營銷的中層對記者表示,雖然公司也積極“觸網”,建立了自己的微信營銷平臺,但沒有實現降低營銷成本的結果,“房地產屬于非標產品,購房者最終還是要到現場看過朝向戶型景觀才可能真正完成購買過程。”不過,他表示,互聯(lián)網平臺“肯定是趨勢”,至少能多一個渠道吸引顧客,實現互動并引流。
研究員嚴躍進表示,目前房企積極“觸網”搭建互聯(lián)網平臺,本質上都希望實現“去中介化”的目的。一方面,目前搭建互聯(lián)網平臺的成本并不是太高,另一方面,目前確實有部分消費者愿意通過移動互聯(lián)網平臺來達成購房買房。
嚴躍進分析稱,通過網絡平臺搭建,可以將內部營銷費用轉化為全民營銷費用,能夠消除信息不對稱的風險。
3、境外轉境內 定增再融資額度大增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tǒng)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僅有遠洋地產、旭輝控股和珠光控股3家房企完成境外融資;而2月份,也僅有碧桂園、恒大地產及綠城中國3筆完成的境外融資。1~2月國內房企境外融資總額度僅為36.85億美元,同比跌幅達到73.35%。
“往年房企都會選擇在1~2月份境外大規(guī)模融資,但在2015年房企受到佳兆業(yè)事件和人民幣貶值影響,出現了融資難現象,且融資成本也明顯上漲。”張大偉介紹稱,2月份3家公司境外融資利率均達到7.5%以上,而往年,這三家公司的融資利率均在6%~7%左右。
證監(jiān)會新聞發(fā)言人此前表示,對于上市公司再融資、并購重組涉及房地產業(yè)務的,不再由國土部事前審查。房企在A股市場上,再融資的獲批難度將明顯降低。
不少房企將視線重新轉至國內
根據公開市場粗略統(tǒng)計,2014年房企再融資已完成400億元,約20宗,尚未實施再融資資金規(guī)模557億元。而在2015開年以來,僅僅不到三個月,A股市場房企通過定增方式提出再融資方案的已有13起,計劃募集資金總額達420.84億元,達到去年全年再融資規(guī)模的四分之三。多位業(yè)內人士認為,采取國內融資的房企數量和融資規(guī)模還將進一步增長。
此前,中銀國際房地產分析師田世欣曾表示,股市融資功能將得以恢復,龍頭房企受益將最為明顯,這將推動強者恒強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