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屋租售比普遍超過240倍 房價泡沫非常嚴重
作者:未知 來源:新快報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18日 【字體:大 中 小】
加拿大皇家銀行風險管理資深顧問陳思進:
從金融角度上來說,在合理租售比以下,買房合算;超過合理租售比,自然就是租比買合算。所謂租售比,就是房價和月租金的比值,國際上通用的合理租售比值為:舊公寓大樓是120倍,新公寓是140倍,獨立的別墅或連體鎮(zhèn)屋是160倍。如果計算得出的數(shù)字低于這些比值,說明房價是合理的,一旦超出這個比值,說明房價被高估。
不過,由于中國的特殊情況,比如目前還不需支付地產(chǎn)稅等,所以租售比可以從歐美最高的160倍,大幅提高至200倍以上,因為在中國養(yǎng)房成本暫時低于歐美。再考慮一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的特殊情況,合理租售比可進一步調(diào)高至240倍。但事實上,當今中國房子的租售比已經(jīng)普遍超過240倍,像北上廣深那樣的一線大都市,租售之比超出800到1000的也隨處可見。
那么,房子租售比衡量房價是否合理呢?在寬松的信貸環(huán)境下,只要有購房意愿,誰都能獲得房貸。而越來越多的人將買房作為投資甚至投機的時候,這一信貸消費模式其實是嚴重扭曲真正供求關系的。結(jié)果,房價就會越來越高。而租房市場就不一樣。在房價飛漲的地區(qū),房租并不隨之同步上漲。這是因為租房市場是一個“有效市場”。關于“有效市場”的假設,是認為市場在信息方面的有效性:已經(jīng)把過去、現(xiàn)在,甚至將來事件的貼現(xiàn)值反映在市場價格中,所以在任何時候,房租市場的價格都是合理的。
總之,房租反映的是普通民眾的收入水平,而有泡沫的房價,反映的是高收入人群的支付能力。租售比超出合理范圍越大,則表示房地產(chǎn)泡沫越嚴重,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房屋租售比是衡量房價是否合理的精確標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