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持續(xù)接力 樓市回暖明顯分化加劇
作者:鄭鈞天 楊毅沉 羅政 來源:浙江日報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08日 【字體:大 中 小】
“十一”黃金周前,央行和銀監(jiān)會發(fā)布通知,非限購城市首套房商貸首付比例最低降至25%。住建部、財政部和央行聯合發(fā)布通知,提出全面推行公積金異地貸款業(yè)務,并將于10月8日起執(zhí)行。此時,恰逢2014年“930”樓市政策出臺一周年,以及今年“330”樓市政策出臺半年。
在樓市政策持續(xù)接力的情況下,房地產市場回暖明顯,分化加劇。“新華視點”記者十一期間在多個城市房地產市場采訪發(fā)現,三四線城市樓市仍然“慘淡經營”;一線樓市成交量趨緩,價格上漲明顯,部分房企開始捂盤惜售,有樓盤“待價而沽”。
雖然十一期間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熱度不減,但與此前預期相比,表現出量跌價升的趨勢。
某研究機構的統(tǒng)計顯示,今年9月份,上海、廣州新建商品住宅的銷售面積和銷售額較8月份環(huán)比增長均不到10%;而北京9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面積和銷售額較8月份環(huán)比下降兩成左右。
與此同時,一線樓市價格卻繼續(xù)走高。某研究院10月1日發(fā)布《2015年9月某地產指數系統(tǒng)百城價格指數報告》顯示,今年9月,深圳、上海、北京新建住宅價格同比分別上漲28.5%、11.27%和5.63%。
在量跌價升的背后,一線樓市呈現出剛需盤銷售單價的上升和新盤高端化、豪宅化的趨勢。
另一方面,住宅類土地供應稀缺,房企在一線城市不惜高價拿地,土地價格飆升,帶動新建住宅價格繼續(xù)抬頭,并通過價格傳導效應向外圍擴散。今年以來,一線城市頻出區(qū)域地王,八九月間,北京、上海、福州、蘇州、成都等城市,均出現住宅用地樓面地價溢價超過50%的土地出讓。
中國房地產行業(yè)協會原副會長朱中一認為,“930”和“330”樓市新政在政策層面顯著拉動了改善型需求,促進全國樓市整體成交量上漲。剛需和改善型需求在政策上獲得鼓勵后,住房消費在市場化機制的主導作用下正逐步釋放。
專家認為,在當前房地產市場總體弱復蘇的局面下,城市間房地產市場發(fā)展已顯現出信貸、人口和投資的“虹吸效應”。
貸款資源高度集中于重點城市;購房人口持續(xù)導入重點城市;開發(fā)性資金向一二線城市集聚。專家認為,不同的政策導向顯示出未來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差異化將成常態(tài)。9月30日,央行再度發(fā)文調整非限購城市的首付款比例,以及推行公積金異地貸款,也意在降低非限購城市的去庫存壓力。
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稱,目前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正改變當前簡單寬松的導向,針對不同區(qū)域采取不同的治理:一線城市適度控制,防止價格過度上漲,同時給予三四線城市住房消費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