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房地產市場的苦與樂 "房住不炒"形勢下市場如何更好地發(fā)展?
作者:陳利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更新時間:2020年08月31日 【字體:大 中 小】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目前長沙公寓庫存高企,但相比住宅限價后漲幅放緩的情況,包括芙蓉區(qū)、開福區(qū)、雨花區(qū)、岳麓區(qū)、天心區(qū)在內的長沙內五區(qū)的商務公寓價格則快速攀升,甚至出現(xiàn)了新建商品住宅與公寓價格倒掛現(xiàn)象。近三年,商務公寓與新建商品住宅的成交均價比一度從1.09擴大至最高時的1.32。
長沙市開福區(qū)瀏陽河兩岸樓盤林立(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利 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開福區(qū)實地走訪時了解到,位于長沙市開福區(qū)湘江邊網(wǎng)紅大盤北辰三角洲,住宅毛坯均價在2019年底為12500元/平方米,如按照長沙市精裝2500元/平方米的標準,其精裝房均價在14000元/平方米左右。但其精裝公寓目前卻賣到近15500元/平方米,今年新推出的LOFT公寓產品毛坯均價更是達到18000元/平方米。
“今年以來,面對商業(yè)公寓的高庫存,一些項目為快速回籠資金,開始選擇打折銷售‘以價換量’,從而也讓住宅、公寓成交均價比從2019年的1.32降到2020半年度1.11。”陳世霞表示,在住宅限價的背景下,長沙商務公寓價格一路竄高,而后期隨著供應量的激增,公寓價格預計還將進一步下跌。
如何解決當下公寓庫存高企的狀態(tài)?陳世霞認為,除了需要企業(yè)從產品的硬件、軟件進行創(chuàng)新外,也需要政府、開發(fā)商對土地供應指標進行轉化、區(qū)分,“可適當加大對純住宅用地的供應量,減少商業(yè)配比等。”
長沙市住建局在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長沙始終保持房地產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松,精準落實長效機制方案,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繼續(xù)實施限售、限企和差別化信貸、稅收調控政策,根據(jù)市場變化擇機選用長效機制政策工具進行調控,第一時間平衡供求關系、解決風險問題。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劉強、楊輝、張健為化名)
記者手記|房住不炒“優(yōu)等生”的煩惱
“長沙真是一座讓人愛恨交加的城市!”記者在長沙樓市走訪時,有受訪者如是說。
對于剛需購房者而言,長沙的房價很美麗,“買得起房子、娶得到妻子、養(yǎng)得好孩子”;而對于炒房客來說,長沙簡直就是一場噩夢,談之色變,甚至瑟瑟發(fā)抖。
事實上,自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房住不炒”以來,如何穩(wěn)定樓市一直考驗著各個城市主政者的勇氣和智慧。如今年上半年,不少城市就因為樓市過熱而頻出調控新政收緊樓市。
相比而言,長沙在樓市調控方面表現(xiàn)優(yōu)秀。通過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甚至將“反炒房”定義為斗爭,長沙的房價控制住了、投資客少了、剛需購房者開心了。
然而,在限價、限利潤的背景下,為了“活下去”,開發(fā)商也在絞盡腦汁地想辦法讓利潤最大化。在長沙的幾天實地走訪調查中,記者聽到最多的便是,在長沙這樣一個發(fā)展迅速、新一線等級的城市,便宜的房子選擇很多,然而卻很難找到品質過硬的樓盤。
隨著2020年、2021年大批限價房的交付,不少業(yè)內人士坦言,明年或將會是長沙房地產的品質災荒元年。如何應對這一波交付潮,或是長沙近兩年亟需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看來,在房價控制與房屋品質兩者兼顧方面,房住不炒“優(yōu)等生”長沙或許也遇到了些許煩惱。
記者: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