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跌宕十年:天堂與地獄 一切都是未知數(shù)(4)
作者:未知 來源:華夏日報 更新時間:2017年07月29日 【字體:大 中 小】
2015-2016年報復(fù)性反彈
而引爆深圳樓市的,是2015年中央出臺的“3·30”政策,商業(yè)貸款二手房首付比例從七成降至四成,二手房營業(yè)稅免征期從5年變2年。
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惡性循環(huán)一直在延續(xù)。被壓抑了四年的改善性需求如堰塞湖一樣噴涌而出,深圳房價開始暴漲。
在“3·30”樓市新政出臺前,高華又在前海概念范圍區(qū)與朋友一起購入了兩套熙龍灣的房子,買入價格約51000元/平米,6月份以約78000元/平米賣出,凈賺了270萬元,而高華的朋友晚賣半個月,比他多賺了60萬元。
2015年政策興奮劑還在使勁注入,連續(xù)4次降息,8月、9月政策進一步放松,針對已有1套住房但還清貸款的改善型需求,公積金貸款首付從三成變兩成,在沒限購的城市商業(yè)貸款首付降低為25%。
深圳出現(xiàn)了全民炒房的群體性癲狂,市場上不再是成熟炒家的天下,一大批上班族也尾隨入市,通過一套房做抵押貸款,將升值部分套出來再買第二套第三套的比比皆是,各種金融機構(gòu)的首付貸、消費貸、氣球貸等資金來源,也給予了資金不足的投資客一臂之力。
當(dāng)年下半年,上海接過深圳的接力棒,也是短短半年多時間,房價就翻倍。全國二線城市樓市也逐漸回暖。
迫于購房壓力,2016年3月,上海和深圳出臺調(diào)控措施,依然是老套的限購限貸政策收緊,市場冷卻了一個月后,又恢復(fù)上漲常態(tài),2016年深圳新房均價從2015年的33426元/平米,直接跳漲至53448元/平米,同比上漲超六成,上海房價均價同比漲幅超四成。直到2016年國慶第二輪調(diào)控后,深圳和上海樓市才熄火。
而投資資金開始輪動,一線城市的資金向熱點城市進軍,2016年,包括北京、廣州、合肥、南京、蘇州、杭州、武漢、成都、長沙等熱點城市,房價開始全面大爆發(fā),一年內(nèi),房價普遍翻倍,各地地王層出不窮,溢價過高的土地拉高了樓市上漲的整體預(yù)期,跨城投資的人帶著現(xiàn)金大膽出手,而越來越多的剛需,也因恐慌心理,擔(dān)憂房價再漲就永遠(yuǎn)買不起了,于是按耐不住紛紛持幣進場。
越來越多的購房者意識到,正如任志強所言,樓市靠堵的方式調(diào)控,換來的是報復(fù)性上漲!一個城市的房價取決于綜合實力,房子的價值不在于磚頭本身,在于房子承載的教育、醫(yī)療、交通、生活配套、城市服務(wù)等綜合附加值,尤其是一線城市,房子越來越接近奢侈品,不管你承不承認(rèn),這10年歷史已經(jīng)證明,房子能讓屌絲逆襲為富豪,有房沒房,孩子入學(xué)就是天壤之別,房子成為能否留守大中城市的一個門檻。
出于無奈,從2016年9月開始,杭州、南京、合肥、蘇州等熱點城市再次重啟限購限貸之路。